上世纪高校扩招前的工科学生,车钳铆电焊样样都得学,虽然不一定能做出好产品,但至少了解工厂的生产环节;现在的工科学生却大多连一张像样的设计图纸都画不好,而是以发表多少论文论英雄。
去年以来,全国上下再提“工匠精神”,让全国人大代表、江苏大学党委书记袁寿其感触颇深。说起目前的工科人才培养,他认为,应把企业当“客户”,让学生兼具“工匠精神”和“创新精神”。
“学校培养的人才就是特殊的、知识型‘产品’,这个‘产品’也必须适应市场的要求。”袁寿其说,要让“产品”适销对路,首先学校要找准办学定位。
“高校首先应该做对国家有用的大学。不仅要发展前沿科学,也要为国家经济建设作贡献。”袁寿其举例说,江苏大学流体机械学科处于国际先进,除了发表论文、培养人才,他们还与全国1000多家水泵厂展开了合作,国内数百家企业应用了他们的潜水泵技术,每年出口1000多万台潜水泵。
“依托这样的学科培养出来的学生,企业抢着来要。”袁寿其说。
“那时的实验课,两三人一组,每个人都要动手;金工实习,工厂的老师傅手把手教,直到教会为止……”回忆起上世纪八十年代自己的大学课程,袁寿其对动手能力的培养环节尤其深刻,一个班30名学生八成分配到企业,一两年后就能独当一面。
“但是自从高校扩招以后,工科人才培养模式与文理科趋同,课程越来越丰富了,但是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越来越低。毕业到企业后,还要从头学起,企业也不敢委以重任。”袁寿其对当前的工科人才培养心存遗憾。
工程师的摇篮,曾是上世纪工科院校代名词,许多优秀的学生都以成为一名工程师而骄傲。时过境迁,现在工程师已经成为一个职称等级。袁寿其认为,工科院校应当回归成为工程师的摇篮。
为此,江苏大学每4年调整一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。其依据是校友、企业反馈,国内国际同学科最好的5所学校培养要求,本校该专业存在的不足等。记者看到,在2016年刚刚修订的方案中,该校压缩了理论课程学习,增加创新创业类学分,成立工业训练技术中心提高学生实践能力,与企业产学研合作培养,聘请企业导师、把课堂引向车间等。
相关链接:http://digitalpaper.stdaily.com/http_www.kjrb.com/kjrb/html/2017-03/12/content_364768.htm?div=-1
文章来源:《科技日报》2017年3月12日1版